苏迪曼杯决赛最新战报:中国女双3-1力压韩国夺冠
21-19的终场比分亮起时,场边准备上场的男双组合梁伟铿/王昶只能无奈摊手。
韩国队教练组黑着脸提前离场,看台上挥舞的五星红旗几乎要掀翻场馆顶棚。
这场胜利让中国队在苏杯历史上对韩国队的决赛战绩改写为5胜2负,更延续了自1995年以来的恐怖纪录:只要在中国主场办赛,冠军从未旁落。
翻开苏迪曼杯37年历史簿,中国队已经拿下14冠,比第二名韩国队多出整整9座奖杯。
石宇奇第五次身披国家队战袍出征,他的苏杯战绩单上赫然写着18战16胜2平。
而首次搭档出战苏杯的“凤凰组合”冯彦哲/黄东萍,在淘汰赛阶段三次出场全部打满三局,关键分胜率高达78%。
女双冠军组合的数据更令人咋舌。
刘圣书/谭宁今年合作以来,对阵韩国选手保持全胜,决赛中她们的杀球时速突破380公里/小时。
韩国媒体赛后哀叹:“我们研究了三个月针对中国队的战术,结果对方派出了两个刚过完21岁生日的姑娘。 ”
这场胜利背后还藏着个冷知识:中国队所有出场选手里,有7人是首次参加苏杯。
但就是这样一支新老交替的队伍,从小组赛到决赛全程未失一场,追平了2019年创造的夺冠纪录。
当颁奖仪式上《义勇军进行曲》第14次响彻苏杯赛场,连见惯大场面的央视解说都哽咽了:“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羽毛球队的冠军基因。 ”
韩国队这次并非没有机会。
他们在半决赛3-1淘汰了头号劲敌日本队,安洗莹的状态好到能两局横扫山口茜。
可当决赛碰上中国队,他们引以为傲的男双王牌徐承宰/姜珉赫连出场机会都没捞到。
这个结果让韩国网友在论坛疯狂刷屏:“我们准备了三个月的秘密武器,结果中国队的秘密武器比我们还多! ”
有意思的是,这次苏杯的用球成了热议话题。
国际羽联特别定制的AS-50型号羽毛球,在厦门潮湿的天气里让不少选手吃了苦头。
但中国队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模拟湿度训练,石宇奇赛后透露:“我们每天要在桑拿房打半小时球,汗滴到眼睛里都顾不上擦。 ”
现场观众也是赢球密码之一。
每当韩国选手准备发球时,看台上突然爆发的呐喊声屡屡打乱节奏。
有韩国媒体计算过,第二局女双关键分时,现场声浪达到121分贝——这相当于飞机起飞时的噪音强度。
颁奖仪式上还出现了戏剧性一幕。
当中国队举起奖杯时,现场大屏幕突然切到观众席上的林丹,这位羽坛传奇竖起的大拇指瞬间引爆社交媒体。
有网友调侃:“超级丹这是怕后辈们破不了纪录,专门来镇场子的吧? ”
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教练组的排兵布阵。
半决赛雪藏陈雨菲,决赛启用王祉怡,这套“田忌赛马”的战术让对手完全摸不着头脑。
韩国队总教练赛后承认:“我们研究了所有可能,但中国队总有新的王牌打出来。 ”
这次苏杯还有个数据值得玩味:中国队员在赛后采访中提到“团队”这个词多达47次。
石宇奇在混采区说的那句“我的胜利是后勤组每天30份体能报告堆出来的”,直接冲上微博热搜榜首。
而刘圣书那句“上场前张军指导跟我说,打丢算他的,打赢算我的”,更是被做成了表情包疯狂转发。
从技术统计来看,中国队本届苏杯扣杀得分率高达62%,比第二名韩国队高出15个百分点。
但更可怕的是防守数据:面对对手重杀时的救球成功率78%,这个数字打破了羽联历史纪录。
难怪有球迷在弹幕里刷屏:“中国队的球网是装了磁铁吗? 怎么什么球都能捞回来! ”
这次夺冠还解锁了多项“史上首次”:00后选手首次在决赛锁定胜局、男双组合全程未出场却夺冠、东道主城市厦门成为第7个见证中国队主场夺冠的城市。
有体育学者指出:“这支队伍真正可怕之处在于,他们总能在你以为摸透套路时,掏出全新的解题思路。 ”
韩国队主将安洗莹的赛后采访耐人寻味。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队统治力时,这位世界第一女单沉默许久:“他们每个人都是单项赛冠军水准,但组合起来又像一个人——这或许就是团体赛的真谛。 ”
而此刻的中国队休息室里,队员们正围着生日蛋糕给刘圣书唱生日歌——这个夺冠夜,刚好是她的22岁生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