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之上,“高原水师”从这里划向全国
原标题:碧波之上,“高原水师”奋楫笃行
“高原水师”从这里划向全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
“5、4、3、2、1——go!”
“后半程注意调整桨频,技术动作要保持!”
“强度上不去,量大也是做‘无用功’。”
3月31日的刘家峡水上训练基地,微波粼粼,水鸟飞旋。国家赛艇队、辽宁省赛艇队功勋教练姜海洋的“大嗓门”,通过指挥艇上的扩音喇叭,不时传到在宽阔水域训练的每一位将士耳中。
这是甘肃省赛艇队和辽宁省赛艇队转战刘家峡水上训练基地合练的一个场景。
准备出发
一个月前,作为国内高水平赛艇队的辽宁省赛艇队6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和保障团队,和甘肃省赛艇队全体将士一起从千岛湖国家水上训练基地,来到甘肃省体育局刘家峡水上训练基地,进行亚高原混氧训练和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资格赛的冲刺训练。
作为西北地区开展赛艇运动项目的两个省份之一,甘肃省在1989年就组件了赛艇队。30多年来,甘肃省赛艇队共参加了7届全运会,最好成绩为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上所取得的男子四人双桨铜牌。
梦想,从每一桨开始。
第十三届全运会结束后,甘肃省体育局、省体工二大队优化布局,改革训练方式,决定与国内高水平运动队合练,取长补短,吸收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从而在新的全运周期备战中找到赛艇队突围的新渠道。
国家队教练姜海洋给两支队伍进行战术讲解
2020年8月,本着长远发展的共同目标,辽甘两支赛艇队开启了合练的新征程。此后,两支队伍统一管理、统一训练,吃住在一起,执行同一份训练计划。从沈阳,到千岛湖,再到刘家峡,两支队伍为了各自的目标,转战南北水域进行全运会前的集中训练备战。
这支“庞大”的联合舰队有一个总指挥——姜海洋,这位连续带队征战了雅典、北京、伦敦和里约奥运会的赛艇队教练,一边继续为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储备力量,一边还要兼顾他的主队——辽宁队,以及“新朋友”甘肃队的训练。
训练之余的交流
“姜教练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训练理念、训练方法,大伙都感觉受益匪浅,特别是我自己,训练成绩明显提升了。”甘肃队24岁小将李亚伟说,不管是辽宁队教练还是甘肃队教练,他们都很操心,经常手把手教大家,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改划行动作,细化技术要领。这位进队仅仅四年的会宁农家孩子,从学习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开始,到参加男子轻量级双人双桨训练,已经感觉到整个队伍在精气神上的细微变化。
“以前2000米划下来,很吃力,现在明显感觉轻松了。无论是控强划,还是处理分段桨频,都要比以前好,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李亚伟说。
选手在基地进行身体素质恢复训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竞技体育的重视,赛艇运动总体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并呈现多极化格局。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赛艇运动实力处于下游,要想缩小与强队的差距,需要加倍付出。但通过艰苦、有效的训练,甘肃赛艇队在部分项目中已经看到前行的希望,并且涌现出了几位有潜质的“好苗子”。用姜海洋教练的话说,前几天在刘家峡基地的测试赛,甘肃队“干掉”了辽宁队一条实力不错的艇。有队员在8周的训练期内,提升了多达39秒,这个很难想象!
来自辽宁的小伙子们在基地运动员餐厅吃上了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甘肃队主教练朱海涛,是一位少壮派教练。四年前,当时还是运动员的他在天津全运会上,通过强强联合,为甘肃夺得赛艇队历史上的首枚奖牌。而今,身披教练战袍的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此次和辽宁队的合练,将开启甘肃赛艇队新的征程。他希望大家的汗水、泪水不要白流,全力以赴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积极向国家队输送优秀人才,力争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中向奖牌发起冲击。(新甘肃)